网上常泛起西方有信仰,而国人无信仰,所以国人哪哪都不如西方的论调。所谓信仰,是人们对某种主张、主义、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,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。某些人却将它限定为对宗教的信仰国华通配资,并据此认定国人没有信仰,所以行事无所忌惮,以此为立足点攻击国人。
三清
你大约会说不对啊,我们有道教、佛教等等各种宗教,怎么就没宗教信仰了呢?
然而人家有的是理由,西方属于一神教,只要信仰供奉耶和华便好,所以信仰恒定,在他们看来这才是信仰。而国人呢,除宗教神灵之外,还存在泛神信仰,这让我们形成了见庙上香、见神便拜的习惯。在某些东西看来这就是信仰不坚定的表现,毕竟你见神便拜,那肯定属于没有稳定的信仰,完全是在投机。
可事实果真如此吗?国华通配资
前文提到过,信仰的范围非常宽泛,只要你对某种内容极度信任和尊敬,并将其作为行动指南或榜样,那就是一种信仰。所以信仰是多种多样的,每个人并非只有一种信仰。对金钱的追求,并为之付诸行动,是一种信仰;对血脉传承的渴求,也是一种信仰。某些东西敢说他们的洋大人视金钱为粪土,视血脉为无物吗?
基督教堂
即便是把信仰框定在对神灵的信仰范围内,中西方对神灵的看法也截然不同。
一神教笼罩下的西方,视耶和华为唯一的正神,强调神创造一切,甚至由此引申出牧民论国华通配资,即人类只不过是耶和华放牧的羊群,各种遭难都是它对人类不敬的惩罚,人们犯了错需要向它忏悔。
而中国属于多神信仰,或者说是泛神信仰,核心是对天地、祖先、君师的崇拜,即所谓的敬天法祖思想。这其中祖先崇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,它以祖先为核心,扩展到对本民族有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,对一个地方有贡献的社会贤达,也即先贤的崇拜。
妈祖
在国人的朴素的观念中,为国为民者皆为神,所谓神灵不过是对先贤的纪念,从一方土主,到一地城隍,再到满天神灵,大多由先贤演化而来。遍布乡间的杨将军庙、金总管堂、吴王庙等,供奉的都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先贤。沿海地区信奉的海神妈祖,同样是由五代时期的先贤林默娘神化而成。甚至连抗战时期,无私支援中国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,也在民间封神,被冠以白医师的身份接受供奉。
白求恩
也正因此,中西方对待神灵的态度完全不同,西方视人类为神的奴仆,而早在中国先秦时期便破除君权、神权二元制,转向世俗政权,并提出了“民,神之主也”(《左传》)的民本思想。
可以说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比西方更纯粹,不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灵身上,而是以敬天法祖思想为核心,将先贤举升为神灵,以其为榜样,鞭策自己,激励后世。这就是国人的神仙观。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